以下是含有Scale AI的搜尋結果,共48筆
據觀察者網報導,面對中國幾乎全領域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,長期被視作全球科技領跑者的矽谷,會作何反應?美國《紐約時報》10月22日一文直言:「矽谷陷入了對中國的痴迷和羨慕。」
AI帶動股市投資熱潮,但《金融時報》報導示警,目前市場估值飆漲至前所未有的程度,過去12個月間,10家AI新創公司的總市值便激增近1兆美元,然而這些企業目前皆處於虧損狀態,尚未實現獲利。分析師對此警告,當前AI泡沫的規模恐比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時大17倍,甚至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中房市泡沫的4倍。
AI熱潮席捲全球,市場不時傳出AI泡沫論,對此,HPE(慧與科技)台灣暨香港董事長王嘉昇認為,如此看法低估AI長期影響力與應用深度,AI應用才剛開始,很多潛在場景尚未被發掘,是一個無限的市場;而隨個人用戶逐漸養成AI工具的使用習慣,企業導入AI速度也將加快,企業AI與主權AI將成為未來支撐產業的兩大支柱。
美國五角大廈推動「複製者計畫」,試圖以低成本無人系統和AI重寫戰爭規則,但進度落後、技術仍不成熟。旅美教授翁履中27日臉書上表示,美國軍方正全速推進人工智慧(AI)與自主武器的戰略布局,未來戰爭規則可能被徹底改寫。五角大廈兩年前啟動的「複製者計畫」(Replicator),原本設定要在2025年前部署數千套低成本空、海、陸自主無人系統,成為與中國大陸潛在衝突中的關鍵戰力。
女股神伍德伍德(Cathie Wood)認為AI產業競賽已成為「四大天王」爭雄局面,但競爭激烈程度將可能很快演變為雙雄對決。
女股神伍德(Cathie Wood)認為AI產業競賽已成「四大天王」爭雄局面,但競爭激烈程度將可能很快演變為雙雄對決。
被評為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女億萬富豪郭如意(Lucy Guo),雖然在30歲初頭就站上人生的巔峰,但她自認為生活沒什麼太大不同,身兼Backend創投公司與Passes平台的創辦人,郭如意每天依然秉持996工作制(早上9點上班,晚上9點下班,每周工作6天),不追求奢華闊綽的生活。
美國「時代」(TIME)雜誌29日公布第三屆「全球人工智慧(AI)百大影響力人物」(TIME 100 AI)榜單,今年聚焦在AI產業的人才競爭。
據觀察者網報導,走進矽谷著名的大型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·霍洛維茨的辦公室,合夥人馬丁·卡薩多(Martin Casado)發現,公司投資的初創企業所使用的人工智慧(AI)模型很可能都來自中國。「我會說,(他們)使用中國開源模型的概率有80%」,他補充道。
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,ChatGPT開發商OpenAI正在就潛在的二次股票出售進行初步談判,將允許現任和前任員工出售股票,由目前討論的行情來看,這家重量級AI業者的估值上看約5,000億美元,比先前軟銀集團領投時估值3,000億美元更上一層樓。
Meta執行長祖克伯25日宣布,OpenAI ChatGPT聯合創始人趙晟佳將擔任「超級智慧實驗室」的首席科學家。這項高調的人事任命,表明Meta為了在AI競賽中居主導地位,不惜代價從同業手中挖走頂尖人才。
近期從美國到台灣,AI產業大爆發,形成狂熱現象,台灣看到的只有台積電和AI產業鏈,但事實上有更多大事正在發生。
資料標註新創公司Scale AI宣布裁員200人,約占員工總數的14%。
由OpenAI前技術長Mira Murati創立的AI新創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(TML)周二宣布成功完成20億美元的種子輪融資,為歷來規模最大的初期融資案之一,使其估值從約100億美元擴大到120億美元。
Meta重金延攬AI人才後,持續擴大AI布局。Meta執行長祖克伯14日表示,Meta將斥資數千億美元打造巨型AI資料中心,推動超級智慧(Superintelligence)發展,Meta強勁的核心廣告事業是這些投資計畫的有力後盾。
Meta重金延攬AI人才後,持續擴大AI布局。Meta執行長祖克伯14日表示,Meta將斥資數千億美元打造巨型AI資料中心,推動超級智慧(Superintelligence)發展,Meta強勁的核心廣告事業是這些投資計畫的有力後盾。
Meta執行長祖克伯為了強化Meta的AI實力,抵擋來自Google及OpenAI等強敵競爭,在6月底宣布成立「超級智慧實驗室」(MSL),並重金挖角AI產業領導人物坐鎮實驗室,激勵Meta股價創新高。
據CNBC引述彭博報導,祖克伯(Mark Zuckerberg)於美國時間周一宣布Meta將成立超級智慧實驗室(Meta Superintlligence Lab,MSL),並由之前重金挖角來的AI人才領銜操刀,包含Scale AI前任CEO汪滔(Alexandr Wang)及GitHub前任CEO費萊德曼(Nat Friedman)。
Meta近來重下血本,砸下143億美元取得Scale AI約49%股權,只為要把該新創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汪滔(Alexander Wang)攬入麾下,負責推動新成立的「超級智慧實驗室」(Superintelligence lab)。